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要闻

蔬菜学界巨擘的壮丽人生

——追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学家方智远先生

      2023 年 1 月 20 日深夜,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蔬菜学家方智远先生与世长辞。惊闻噩信,大江呜咽,山川齐哀!作为共事近 30 年并长期得到他培养的晚辈,倍感痛心,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方智远先生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时代楷模,是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的典范,是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解决我国“菜篮子”问题的卓越功臣!


家国情怀,造福百姓

      方先生一生为国为民,把自己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我国蔬菜产业, 用自己的科技成果造福百姓,惠及千家万户。方先生一生始终遵守着他少儿时立 下的“用科学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一人生格言,带领团队选育出 30 多个甘蓝品 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结束了我国甘蓝良种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 局面,使昔日的“洋白菜”成为中国大众餐桌的“大宗菜”。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搞什么!——方智远


      方先生一生心怀国家。他数次勉励我,你们浙大园艺人,要以吴耕民、李曙轩和沈德绪等老先生为榜样,做一些对国家园艺事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在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一时间,他发来祝贺短信: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一定要以此为契机,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年元旦住院期间,方先生还牵挂着我,通过助手发来短信:致以新年祝贺,在新的一年里,爱国、爱党、爱家、也爱自己,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昌盛。在方先生心里,永远装着国家。

      方先生一生心系百姓。他选育了数十个优良蔬菜品种,深受各地欢迎。他从不以利润为追求目标,他可以成为“大款”,却成了农民致富的“财神爷”;他不顾高龄,常年奔波于祖国大地;他无暇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却深入内蒙草原、西北戈壁、大别山、沂蒙山革命老区蔬菜基地;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取报酬,每年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助力各地蔬菜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记得2019 年他来杭州,把一个甘蓝新品种的经销权低价转让给浙江的一个企业,让我深深敬佩。他用淳朴的语言告诉我,这家企业有诚信,不卖“高价”种子,能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惠及更多的百姓。方先生是一位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


矢志不渝,潜心科研

      方先生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蔬菜特别是甘蓝育种研究。上一世纪他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机制,选育出以“京丰一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进入本世纪,为降低制种成本,提高种子质量,他另辟蹊径,创制了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培育出“中甘 21”等甘蓝新品种,实现了甘蓝育种技术由自交不亲和到雄性不育的重大变革;最近十年,他针对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土传病害蔓延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品质需求,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技术,选育出高抗且优质的“中甘 628”等新品种,有力支撑了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每当他取得重要突破,私下与我分享喜悦之时,他都踌躇满志,又提出新的目标。面对成绩,方先生从来没有“躺平”!


2-2.jpg

方先生甘蓝育种三部曲


      方先生见菜则喜,见甘蓝便来劲。他一生热爱工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2008 年秋,我到北京出差与他交流汇报便是在田间进行的。当时正值古稀之年的他正与课题组成员一同进行甘蓝田间性状调查,拿着实验记录本,对每个品系性状一一记录。近年来,即使进入耄耋之年,每年 3-4 月他都驻守在京郊的南口农场,完成数千份甘蓝株系的套袋、去雄等操作,近 2000 个组合的杂交工作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但方先生几十年来如一日忙碌在甘蓝试验田里。在那闷热和低温交替的网纱大棚里,累了,他站不住,就坐在小板凳上继续干;困了,他就靠在墙边,在棚内打个盹;饿了,就拿点饼干充饥。每次与他一同出差开会,活动一结束,他就会立刻奔赴甘蓝基地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几次随同他去云南和湖北等地考察,每到甘蓝基地,他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步伐变得更为敏捷。他视甘蓝为自己生命,视办公室中保存的数以万计甘蓝种质资源为人生财富。记得一次我到他办公室拜访,看见他正对存放在玻璃瓶中的甘蓝种质资源逐一整理和检查,看到我来,他停下手头的活,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些种质资源很宝贵,要好好整理好,便于年轻人开展后续研究。方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甘蓝育种事业!


功成不居,为人师表  

      方先生居功至伟,但没有居功自傲。他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担任了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中国工程院首批增选的院士。但他一生淡泊名利,办公室从不挂奖状,也没有摆放奖章,而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1996 年我回国不久,拜访了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蔬菜花卉所所长的方先生。一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对《园艺学报》即将刊印的文章进行仔细复审,并就两篇文章与我交流探讨。他告诉我,自己要肩负学报依托单位领导的责任,严把最后一关,尽自己所能提高《园艺学报》的声誉。2008 年国家成立“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每年举办体系汇报会,方先生是育种室主任,我是栽培室主任。每年他做的育种室工作总结都比我做的栽培室工作总结更为全面而系统。听完他的汇报,我即汗颜自己工作的不足,又钦佩方先生认真的工作态度。汇报会和专家组会议经常持续3天3夜,每天接近12小时,但他都是精神饱满,孜孜不倦,认真听取和记录每位岗位专家和各个试验站站长的汇报,这种坚韧的毅力和勤勉的精神对我们后辈触动颇深,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方先生为人低调,相关事例无以胜数,现举两例。其一,1998 年值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所 40 周年和全国蔬菜界科技人员新老交替之际,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蔬菜科技工作交流会。会议合影时,作为唯一的院士和时任所长,方先生硬是不坐 C 位,把位置让给更为年长的同行,而坐在我前面的第 2 排最左侧的位置。其二,时隔 20 年后的 2018 年 9 月20 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召开建所 60 周年纪念活动,他给我发来如下短信:后天我有个 20 分钟的发言,题目是我国蔬菜科技的记忆,主要谈重要事件、重要成果 、重要人物(1930 年前出生的),时间跨度大,问题很多,说不好,到时请指正。事实上,两天后他的报告十分精彩,有血有肉。年迈的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使用大量的 PPT 素材,客观地分析了我国蔬菜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方先生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会后他又整理成文,发表在《中国蔬菜》刊物上。如今重温 80 高龄方先生所写的论文,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方先生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何等的高尚!


2-3全国蔬菜科技工作交流会 (1998).jpg

全国蔬菜科技工作交流会 (1998年)


      方先生对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 在他的人生中一以贯之。他从不参加任何有休假、旅游形式的学术休闲活动; 他一生生活俭朴,厉行节约,坚持骑自行车或走路上班;他没有品牌衣服, 几十年来,经常穿着那件朴素而钟爱的米色夹克衫上班、出差;几次来杭州, 他坚持要坐经济舱,他不吃“大鱼大虾”,要吃杭州“菜泡饭”。方先生就是 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学者!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方先生为我国园艺学科发展呕心沥血。他牵头组织制定了多个全国蔬菜科技战略规划,一字一句,包括标点符号,认真推敲。他也多次主持召开全国性蔬菜或园艺学科学术交流会,为业内同行搭建学术探讨平台。为促进园艺产业科技的发展,他汇同种子企业,用他们团队育成的甘蓝品种转化收益设立了“华耐”基金,奖励我国园艺界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激励园艺科技人员潜心科研,破解园艺产业科技难题。

      方先生对我从事设施园艺和蔬菜栽培的工作十分关心和重视。1998 年以来,我有幸组织了多个国家基金重点项目、973 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每年项目年会他总是抽出时间亲临指导,会后想到的问题还打来电话,予以补充。2014 年我完成了《蔬菜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理论与实践》著作的编写,他欣然提笔为该书作序。2021 年春,方先生与我之间有一次长谈,期间,他高兴地谈到年前抽空去湖南老家住了几天,也难得谈到他最近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不安。于是,我建议他放下甘蓝育种工作,多养生,少出差,少参加会议,他微微一笑,点了个头。因此,近年来,为了让他多休息, 我坚持不打扰他、不麻烦他、不邀请他参加我组织的专业活动。然而,他却不顾年迈的身体,依然坚持奋战在育种一线,参加不同类型的会议,到各地指导工作,助推各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每当看见微信群中有关他的活动消息和视频中的他,我倍加忧虑和无奈。更没想到, 由于疫情等原因,2021 年一别成为方先生与我最后的见面,感慨万千!


2-4与方先生一同调研湖北宜昌高山蔬菜(2016 年).jpg

与方先生一同调研湖北宜昌高山蔬菜(2016年)


      方先生为我国蔬菜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卓越。以我为例,从 1995 年回国后一直得到他的指导和帮助。他教导我,要以产业为导向,解决其中的 科学问题、技术难题并进行应用;他提醒我,你的基础研究已经不错了,后 续工作要注重产业技术应用;他告诉我,个人专业要错位发展,发挥自己优 势。正是有方先生的指导和帮助,才使我在回国后有幸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 学基金、入选长江学者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实上,我国一大批院士和 农业科技人员都得到了他的培养。方先生是默默奉献、奖掖后学的杰出榜样。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笑容永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教授 喻景权

                             2023 年 1 月 26 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